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资料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
(1)正常体温:所谓正常体温不是一个具体的温度点,而是一个范围。临床上通常以口腔、直肠和腋窝的温度为标准,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深部的体温。但临床测量口腔、腋下温度更为常见。
正常值:口腔舌下温度为37℃(范围在36.0~37.2℃ ),直肠温度37.5℃ (范围在 36.5~37.7℃),腋下温度36.5℃(范围在 36.0~37.0℃)。(2)生理性变化:体温虽然保持相对恒定,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随年龄、性别、昼夜、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波动,但这种波动很小,常在正常范围内。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由于基础代谢水平不同,体温也不同。新生儿因为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完善, 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发生波动。儿童基础代谢率高,体温可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由于基础代谢率低, 故体温偏低。2) 性别因素:女性一般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经前期和妊娠早期,体温可轻度升高,而排卵期较低,这主要与孕激素分泌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3)昼夜因素:体温随昼夜变化出现有规律的波动,一般清晨2~6 时体温最低,下午2~8 时体温最高 ,但变化范围不大 ,约在 0.5~1℃之间。4)其他: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均可使体温略有升高。而安静、睡眠、饥饿等可使体温略有下降。
上一篇:护士资格考试:全身性感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