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临床上单一机制引起的呼吸衰竭很少见,往往是多种机制并存或随着病情的发展先后参与发挥作用导致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
机制 |
结果 |
肺通气不足 |
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 |
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引起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常产生Ⅱ型呼衰,Ⅱ型呼衰还常见于吸氧治疗后) |
弥散障碍 |
O2 的弥散能力仅为CO2 的1/20 |
Ⅰ型呼衰为主 |
通气/ 血流比例失调 |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见于肺泡萎陷、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引起病变部位的肺泡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如肺栓塞的栓塞部位 |
常仅产生Ⅰ型呼衰 |
肺内动- 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
分流量越大,吸氧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的效果越差 若分流量超过30%,吸氧并不能明显提高PaO2 常见于肺动- 静脉瘘 |
常产生Ⅰ型呼衰 |
氧耗量增加 |
发热、寒战、呼吸困难和抽搐均增加氧耗量 |
伴有通气功能障碍则会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 |
诊断
呼吸衰竭的诊断主要依靠血气分析,尤其是PaO2 和PaCO2 的测定。
◆ 单纯PaO2<60mmHg 为Ⅰ型呼吸衰竭
◆ 若伴有PaCO2>50mmHg,则为Ⅱ型呼吸衰竭
◆ 当PaCO2 升高、pH 正常时,称为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若PaCO2 升高、pH<7.35,则称为失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
◆ 肺功能检测,包括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等,有助于判断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
◆ 胸部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分析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