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组织的坏死:因外伤和脂酶作用使脂肪坏死分解。前者见于乳腺外伤,后者见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时,胰腺的病变使胰液中的酶由胰体中逸出并被激活,这些酶作用于脂肪,使脂肪组织溶解坏死,分解为游离的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发生皂化而沉积于组织内,甘油则弥散吸收而消失。在胰腺、大网膜或腹腔内其他脂肪组织发生坏死部分,见有大小不等白色不透明结节。
外伤性脂肪坏死外伤性脂肪坏死(traumatic fat necrosis)系外伤引起皮下脂肪坏死。往往有一段潜伏期,多见于中年女性,以50岁左右发病率较高。
病因:外伤引起微血管损伤,致脂肪细胞坏死。
临床表现:受损局部出现皮下结节或斑块,远心性扩大,并与深部组织粘连,表面皮肤水肿呈桔皮样外观,尤似乳癌皮肤表现。好发于躯干与四肢,女性多发。
组织病理:皮下脂肪坏死及慢性炎性细胞浸润,或油性囊肿,晚期可出现纤维化及钙沉着,不同于癌瘤的组织学改变。
防治:去除病因,自然消退。
结节性脂肪坏死病结节性脂肪坏死病(nodular fat necrosis)又称胰腺炎皮下脂肪坏死病,Chiai描述合并胰腺疾病的脂肪坏死性炎症,除合并皮下脂肪坏死和小关节滑膜炎,还可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网膜、肠系膜脂肪坏死。皮肤损害表现为反复、成批发生触痛性皮下结节或红斑。
病因:胰腺病释放胰脂酶引起播散性血管炎,致脂肪坏死性炎症。有时胰脂酶降低或正常,脂膜炎症亦可消退,亦有例外者,示发现胰腺疾病或胰脂酶未增多,而发生部位性脂肪坏死症。
临床表现:皮肤损害为分布较广泛的皮下结节红斑,成批出现,隆起皮面,呈淡红或潮红,质软,有压痛。有时可有波动感,液化溢出油状液体,破溃形成溃疡,消退局部不形成萎缩凹陷。如发生中小关节滑膜炎时,关节周围红肿,末节指(趾)关节尤著,类似痛风,可有骨质疏松。急性或慢性胰腺病变(包括胰腺炎、胰腺肿瘤或囊肿),除出现胰腺炎症性全身症状,发热、畏寒、恶心、呕吐及腹胀、腹痛或黄疸等,化验检查见血脂酶升高,或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皮肤损害多发于小腿,偶然亦发于臀部、躯干和上肢。
组织病理:脂肪小叶坏死为特点,坏死部炎性浸润,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泡沫细胞和异物巨细胞。可见无核脂肪细胞、胞浆内有嗜碱性颗粒物,胞壁模糊淡染,称为影状脂肪细胞。晚期,局部可出现颗粒状钙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