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资料: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015年05月07日 11:19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理解应用
  妇女一生各阶段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其中以生殖系统的变化最显著。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变化是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的基础。
 
  「女性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妇女一生的年龄和生殖内分泌变化,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7个阶段,但各阶段并无截然界限。
  1. 胎儿期 受精卵是由父系和母系来源的23对(46条)染色体组成的新个体。性染色体X与Y决定着胎儿的性别,XX合子发育为女性,因无雄激素,中肾管退化,两条副中肾管发育成为女性生殖道。
  2. 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称为新生儿期。女性胎儿在母体内受到胎盘及母体卵巢产生的女性激素影响,出生时新生儿外阴较丰满,乳房略隆起或少许泌乳。出生后新生儿血中女性激素水平因脱离母体环境迅速下降,可出现少量阴道流血。这些均属生理现象,短期内能自然消退。
  3. 儿童期 从出生后4周至12岁左右,称为儿童期。儿童期早期(约8岁之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卵泡无雌激素分泌,生殖器呈幼稚型。在儿童期后期(约8岁之后),垂体开始分泌促性腺激素,卵巢分泌少量性激素。
  4. 青春期 从乳房发育等第二性征出现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获得性生殖能力的一段生长发育期,称为青春期。世界卫生组织规定青春期为10~19岁。这一时期的生理特点有:
  (1)第一性征发育 即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器官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此时虽已初步具有生育能力,但整个生殖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善。
  (2)第二性征出现 包括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髋部皮下脂肪增多,形成女性特有体态。其中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为女性青春期发动的标志。
  (3)生长加速 青春期少女体格加速生长,月经初潮后增长速度减缓。
  (4)月经来潮 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月经初潮通常发生于乳房发育2.5年之后。此时由于中枢系统对雌激素的正反馈机制尚未成熟,月经周期常不规则。
  5. 性成熟期 又称为生育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的时期。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妇女卵巢功能成熟,有规律的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各部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6. 绝经过渡期 一般始于40岁以后,历时短则1~2年,长至10余年。妇女一生中最后一次月经称为绝经。世界卫生组织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称为绝经期。此期雌激素水平降低,出现血管舒缩障碍和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潮热、出汗,情绪不稳定、不安,抑郁或烦躁,失眠等,称为绝经综合征。
  7. 绝经后期 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绝经后期初期卵巢分泌雌激素功能停止,雄激素在外周组织转化为雌酮,成为绝经后期血循环中的主要雌激素。妇女60岁以后称为老年期。
 
  「卵巢功能与卵巢周期性变化」
  1. 卵巢生理功能
  (1)排卵 卵巢生殖功能。
  (2)分泌性激素 内分泌功能,主要为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
  雌激素主要为雌二醇与雌酮,雌三醇为其降解产物。生物活性:雌二醇>雌酮>雌三醇。
  孕酮是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孕激素。卵巢可分泌少量雄激素-睾酮,它不仅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而且是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的重要激素,能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长。
  1)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周期性变化:①雌激素:在卵泡开始发育时,雌激素分泌量很少,随着卵泡发育成熟,雌激素分泌量逐渐增加,于排卵前形成一次高峰,排卵后分泌量减少,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又一高峰,但均值低于第一高峰,黄体萎缩时,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在月经来潮前达最低水平。②孕激素:于排卵后分泌量开始增加,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大,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回复到排卵前水平。
  2)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

孕激素

子宫

增加子宫的血液循环,促使子宫发育,肌层变厚,内膜呈增殖期改变。宫颈口松弛,黏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有利于精子穿透

抑制子宫肌层收缩,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做好着床准备

输卵管

促进输卵管发育,增强蠕动和纤毛摆动,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抑制输卵管蠕动及纤毛作用,调节孕卵运行

阴道

促进阴道黏膜成熟,糖原储存,促使阴唇发育丰满

使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

卵巢

促进卵巢卵泡发育

 

乳腺

促进乳腺基质生长,促进第二性征发育

在已有雌激素影响的基础上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垂体

通过正负反馈作用,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

对下丘脑起负反馈调节作用,抑制LH 分泌

电解质

促进水钠潴留,防止动脉硬化

促进蛋白分解,竞争醛固酮受体,促进水钠排泄

其他

促进长骨生长、加速骨成熟

刺激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升高。故排卵后体温升高0.3~0.5℃是排卵的指标

  协同作用: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
  拮抗作用:在子宫的收缩、输卵管的蠕动、子宫颈黏液的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水钠潴留等方面具有拮抗作用。
  2. 卵巢的周期性改变
  (1)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未发育的卵泡称原始卵泡。新生儿卵巢内约有15万个以上的原始卵泡。每一原始卵泡中含有一个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围绕。生育期仅有300~400 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卵泡自行退化(卵泡闭锁)。卵泡生长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原始卵泡、窦前卵泡、窦状卵泡、成熟卵泡。成熟卵泡直径可达10~20mm.
  (2)排卵
  卵泡发育成熟,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表层细胞变薄、破裂,出现排卵。卵细胞的排出,不是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
  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伞捡拾、输卵管壁的蠕动以及输卵管黏膜纤毛活动等协同作用进入输卵管,并向子宫侧运行。
  (3)黄体形成
  排卵后卵泡液流出,卵泡腔内压下降,卵泡壁塌陷,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向内侵入,周围有卵泡外膜包围,共同形成黄体。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在LH排卵峰作用下进一步黄素化,分别形成颗粒黄体细胞及卵泡膜黄体细胞。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作用下,血管侵入颗粒细胞层。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发育达最高峰,称成熟黄体,直径一般为1~2cm,外观色黄。
  (4)黄体退化
  卵子未受精,在排卵9~10日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日,平均14日。退化时黄体细胞逐渐萎缩变小,逐渐由结缔组织代替,组织纤维化,外观色白称白体。
  (5)卵泡闭锁
  在女性一生中仅有400个左右的原始卵泡发育到排卵,其余绝大部分卵泡均在发育过程中退化,称为卵泡闭锁。闭锁卵泡的组织学特征为卵母细胞退化坏死,被吞噬细胞清除,颗粒细胞层分解,细胞脂肪变性,卵泡塌陷最后纤维化。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与月经」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与子宫肌层相连,不受性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在月经期不发生脱落;功能层靠近子宫腔,受卵巢性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变化。
 

 

增生期(5~14天)

分泌期(15~28天)

早期

5~7日。内膜增殖与修复在月经期即已开始;内膜较薄;腺上皮细胞呈立方形或低柱状;间质中的小动脉较直、壁薄

15~19日。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内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为分泌早期的组织学特征;间质水肿

中期

8~10日。此期特征是腺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细胞呈柱状,且有分裂象;腺体数目增多、伸长并稍呈弯曲形;间质水肿明显;螺旋小动脉逐渐发育,管壁变厚

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细胞内的糖原排入腺腔,称为顶浆分泌,为分泌中期的组织学特征。此期间质高度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进一步增生、卷曲

晚期

11~14日。此期内膜进一步增厚至3~5cm,表面高低不平,略呈波浪形。上皮细胞呈高柱状,增殖为假复层上皮,腺体更长呈弯曲状;组织水肿明显;螺旋小动脉略呈弯曲状,管腔增大

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宫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间质更疏松、水肿。此期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超出内膜厚度,也更弯曲,血管管腔也扩张

 
  正常一个月经周期以28日为例,其组织形态的周期性变化分为3期:
  1. 增生期
  月经周期第5~14日,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在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殖状态,分早、中、晚期。
  2. 分泌期
  月经周期第15~28日,相当于黄体期。内膜继续增厚;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血管迅速增加,更加弯曲,此时内膜厚且松软,营养丰富,有利于受精卵着床。也分早、中、晚期。
  3. 月经期
  月经周期第1~4日。子宫内膜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离,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月经来潮前24小时,子宫肌层收缩引起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内膜血流减少,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破裂导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促使组织坏死剥脱。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排出,形成月经血。
 
  「月经周期的调节」
  1. 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GnRH 是一种神经激素,由下丘脑弓状核神经细胞分泌,直接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输送到腺垂体。其生理作用是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激素的反馈调节按作用方式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起促进作用,负反馈起抑制作用。反馈调节按路径分为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
  2. 腺垂体对卵巢功能的调节
  腺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和催乳激素。促性腺激素包括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FSH 主要生理作用是直接促进卵泡的生长发育;调节优势卵泡的选择和非优势卵泡的闭锁;与雌激素协同,诱导颗粒细胞生成LH 受体,为排卵及黄素化作准备。LH 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在卵泡期刺激卵泡膜细胞合成雄激素,为雌二醇的合成提供底物;排卵前促使卵母细胞进一步成熟及排卵;在黄体期维持黄体功能,促进孕激素、雌激素合成与分泌。
  催乳激素(PRL),由腺垂体催乳细胞分泌,具有促进乳汁合成的功能。其产生主要受下丘脑分泌的多巴胺(催乳素抑制因子)的抑制性控制。
  3. 卵巢性激素的反馈调节
  循环中雌激素浓度降低时,刺激下丘脑GnRH 和垂体LH、FSH 大量释放;排卵后,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两者联合作用抑制FSH、LH 合成和分泌,进而抑制卵泡发育;黄体萎缩时,循环中雌、孕激素下降,两者联合对LH 和FSH 的抑制作用逐渐解除,LH 和FSH 的合成和分泌回升,卵泡又开始发育,雌激素浓度又逐渐升高。
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名称:  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考点强化班
辅导班特色:  考点强化班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基于多年执考研究推出的一种全新智能复习模式。该培训班围绕高频考点随机组卷,对测试结果智能分析,针对薄弱点提供微视频课程,有利于快速系统化掌握考点,大幅提升复习效率。适合需要利用碎片化时间或冲刺复习的考生。
价格:  68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系统精讲班
辅导班特色: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不限次专家答疑。
价格:  68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基础特惠班
辅导班特色:  含应试技巧、系统精讲、技能强化班课程,紧密结合考试大纲,覆盖考点全面,适合基础薄弱的学员。
价格:  80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精品协议班
辅导班特色:  包含应试技巧、系统精讲、考前冲刺、考题精讲、考点强化、实践技能六大系列课程,适合基础薄弱需系统复习的考生。<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第二年免费重学。</span>
价格:  168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临床助理医师零风险通关班
辅导班特色:  包含应试技巧、系统精讲、考前冲刺、考题精讲、考点强化、实践技能六大系列课程,适合基础薄弱需要系统复习的考生。<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退还学费。</span>
价格:  2680
购买:   购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网站声明|销售网点
服务热线:400-111-8166 (服务时间:8:00-21:30)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弘善家园415号底商二层 
Copyright 2008-2018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