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症状与体征的资料心界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正常心界范围】
1. 正常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直径为2.0~2.5cm.
2.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正常心脏相对浊音界
右界(cm) |
肋间 |
左界(cm) |
2~3 |
Ⅱ |
2~3 |
2~3 |
Ⅲ |
3.5~4.5 |
3~4 |
Ⅳ |
5~6 |
|
Ⅴ |
7~9 |
【临床意义】
当发现心浊音界变化时,应考虑心脏本身病变还是心外因素的影响。
1. 心脏以外因素
大量胸水、气胸可使心界移向健侧;胸膜增厚、肺不张可使心界移向病侧;大量腹水、腹腔巨大肿瘤等可使心尖至横位,心界向左侧扩大。
2. 心脏本身病变
心浊音界变化的心脏病变因素
体征 |
表现 |
疾病 |
左室增大 |
浊音界向下左增大,心腰加深似靴形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高心病 |
右室增大 |
显著增大时,心界向两侧增大,左侧转显著 |
肺心病或单纯二尖瓣狭窄 |
左、右室增大 |
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者称普大型 |
扩心病,克山病 |
左房增大或合并肺 动脉段扩大 |
左房显著增大时心腰消失,合并肺动脉扩张时心界 如梨形 |
二尖瓣狭窄 |
右缘扩大 |
胸骨右缘第1、2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
升主动脉瘤主动脉扩张
|
两侧扩大 |
心界向两侧增大,其相对和绝对浊音界几乎相同,心 浊音界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 时心底部浊音界增宽 |
心包积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