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最具特征,以回肠下段的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
传染源 |
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①起病后2~4 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②慢性带菌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
传播途径 |
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 |
人群易感性 |
人群普遍易感,一般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 |
流行季节 |
本病终年可见,夏秋季为多 |
伤寒临床表现
分期 |
分为四期:初期、极期、缓解期和恢复期 |
临床特征 |
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 |
主要并发症 |
多见于伤寒第3、4 期。包括:肠出血(较常见)、肠穿孔(最严重的并发症,多在回肠末端)、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支气管肺炎等 |
上一篇:肺淤血与肝淤血
下一篇:充血的分类、病变及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