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药理学考点抗贫血药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铁制剂
常用药物有硫酸亚铁、枸橼酸铁胺、富马酸亚铁及右旋糖酐铁等。
1. 作用与用途铁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主要用于合成血红蛋白,另一方面以铁蛋白等形式构成人体储存铁。同时也参与肌红蛋白、细胞染色质及多种辅酶的合成或作为其重要组成成分。铁是红细胞成熟阶段合成血红素必不可少的物质,吸收到骨髓的铁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构成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血液中承担携氧功能。
铁制剂主要用于各种原因(机体需要量增加、供给不足或因疾病导致铁的吸收障碍、失血过多等)引起的缺铁性贫血。用药后能迅速改善一般症状和食欲,一周后血中网织红细胞开始增加,血红蛋白每天增加0.1%~0.3%,4~8周接近正常后,为使体内储存铁恢复正常,还需减半量服药2~3个月。2. 不良反应
口服可出现胃肠刺激症状,引起恶心、呕吐、上腹不适、腹泻等,宜餐后服用;小儿误服1克以上可致急性中毒,表现为坏死性胃肠炎症状,如呕吐、腹痛、血性腹泻,甚至休克、死亡。急救措施以磷酸盐溶液或碳酸盐溶液洗胃,并用特殊解毒剂去铁胺注入胃内以结合残存的铁。3. 注意事项
胃酸、维生素C、食物中果糖及半胱氨酸能使Fe3+ 还原为Fe2+ ,有助于铁的吸收;胃酸缺乏、抗酸药、同服茶水、食物中高钙、高磷、鞣酸、四环素药物等可妨碍铁的吸收。叶酸
作用及用途 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叶酸和叶酸制剂在体内被还原为有活性的四氢叶酸,四氢叶酸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参与DNA 的合成。当叶酸缺乏时,导致DNA 合成障碍,细胞有丝分裂减少,由于对RNA 和蛋白质合成影响较少,使红细胞RNA∶DNA 比率增高,出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主要用于:①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与维生素B12合用效果更好;对长期使用叶酸拮抗剂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此时二氢叶酸还原酶已受抑制,故用叶酸无效,需用亚叶酸钙治疗。②恶性贫血的辅助治疗,大剂量叶酸虽可纠正异常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系统症状,需合用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1.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维生素B12为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物质。胃黏膜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即“内因子”,可帮助维生素B12的吸收,“内因子”缺乏可影响维生素B12吸收,引起恶性贫血。(1)维生素B12参与叶酸的代谢过程,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因此,维生素B12缺乏时,叶酸代谢循环受阻,导致叶酸缺乏症。
(2)维生素B12也是甲基丙二酰辅酶A 变位酶的辅助因子,该酶可促使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后者可进入三羧酸循环。当缺乏维生素B12时,甲基丙二酰辅酶A 蓄积合成了异常脂肪酸,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正常神经髓鞘磷脂合成,这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12引起的神经损害症状的原因。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治疗恶性贫血时必须与叶酸合用。也可用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炎、神经萎缩等)。
2. 不良反应一般无毒性,但少数患者可致过敏反应,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有过敏史者禁用,本药不宜滥用。
上一篇: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资料:抗肠虫药
下一篇: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