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专业资料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与病理帮助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生更好的复习,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临床:本病好发于中老年人,且多为男性发病,早期临床上症状轻微,多为胸闷、胸痛、咳嗽。由于该病虽为神经内分泌疾病,但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明显的神经内分泌症状,因而发现时往往体积较大,且多为晚期,此时肿瘤压迫、侵犯纵隔大血管及邻近结构,出现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心包、胸腔积液及转移,表现为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也有部分患者有库欣综合征,部分患者与多发神经内分泌肿瘤综合征有关。
病理: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有内分泌功能的癌症,可见于肺、胃肠道等部位。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及其恶性程度,又分为类癌、不典型类癌、小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和大细胞型神经内分泌癌。神经内分泌癌生物学行为与其分化程度直接相关,各亚型均呈侵袭性生长,切除后易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且以小细胞癌与大细胞癌更常见,而类癌相对预后较好,瘤灶切除后复发和(或)转移率均较低。纵隔神经内分泌癌罕见,起自神经嵴的胸腺细胞。瘤细胞由大小较一致的中、小癌细胞所组成,胞浆界限不清楚,核圆而规则,排列成片状、索状、簇状或菊形团样。电镜下可见直径为200~300nm的神经内分泌颗粒。24h尿5-HIAA(5-羟色胺的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的检测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尤其是对类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此外,应用显示神经内分泌的标记NSE、CHG2A、突触泡蛋白(Sy)等测定免疫组织化学,对本病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