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专业资料结核性心包积液的发病机制及病理帮助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生更好的复习,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结核性心包积液(tuberculous pericarditis)是胸部结核病较常见的并发症,国外统计,肺结核患者合并结核性心包炎者约占1%~8%,其中急性心包炎中约有4%~7%为结核性。在我国,结核性心包炎是心包积液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心包疾病的21.3%~35.8%.
结核性心包积液的感染途径包括:①气管、支气管结核,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逆行至心包所致;②肺结核的干酪样坏死病变直接蔓延所致;③结核分枝杆菌经血行播散所致。其中最为常见的感染方式为纵隔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播散,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及代谢产物产生过敏反应形成心包积液。
病理上,急性期心包积液主要有白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多核白细胞溶解物、纤维蛋白沉积,并伴有血清渗出物。在亚急性期,心包出现肉芽肿性炎症,可见上皮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浸润,也可出现干酪样坏死。在慢性期或粘连期,心包增厚伴有成纤维细胞增生,心包膜增厚、粘连,心包腔消失,导致缩窄性心包炎,最终可发生心包钙化。上一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的诊断
下一篇:冠状病毒科病毒性疾病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