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专业资料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帮助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考生更好的复习,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1.复温
是对低体温患儿治疗的重要措施,防止低温时间过长,病情恶化。根据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复温方法复温。
(1)轻、中度(体温>30℃)患儿,可放入预热至30℃的温箱内,根据患儿体温恢复情况,调节箱温至30~34℃,在6~12 小时内使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2)重度(体温<30℃)患儿,以高于患儿体温1~2℃的温箱温度开始复温,随着患儿体温升高逐渐升高温箱温度,每小时升高箱温0.5~1℃。或置于红外线抢救台上快速复温。体温恢复正常后,设置箱温在患儿所需的适中温度。
2.热量及液体的供给复温及维持正常体温均需足够的热量,开始可按209kJ(50kcal)/(kg·d),逐渐增加至418~502kJ(100~120kcal)/(kg·d),经口、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严格进行出入量计算,有明显心、肾功能损害者,应严格控制液速与液量。
3.纠正器官功能紊乱纠正代谢紊乱,有微循环障碍或休克体征者应在维持心功能的情况下进行纠酸、扩容、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在DIC 早期高凝状态可给予微量肝素疗法。有出血倾向时应用止血药,必要时给予新鲜血浆或全血。出现尿少或无尿者在保证循环的情况下限制液量和钾的摄入,给予利尿剂,必要时给予CRRT 治疗。肺出血患儿早期应给予气管插管,正压通气,并给予止血。
4.控制感染。上一篇:新生儿吸入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下一篇:直肠狭窄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