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心理护理的6个误区

2014年07月21日 09:38
  精神病人会给家庭的其他会员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由于精神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所以家属对病人易产生不良的态度和行为,常见的心理误区有:

  否认心理

  精神病人的早期症状大多表现孤僻、生活懒散,性格改变、工作或学习能力下降、失眠等等。当家中有人出现上述现象时,家庭的其他成员由于缺乏精神疾病的常识以及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常常否认病人这一系列的言行是精神病的早期症状。而总是往好的方面想,简单或错误地认为是“个性问题”或“思想问题”,耽误了冶疗精神病的时机。

  忌讳心理

  当病人的言行已表现出明显的异常时,家属才意识到他(她)患了精神病。但是,他们在焦虑、不安和恐慌之际,又生怕别人知道家中有人患了精神病,担心病人的婚姻和前途受到影响,所以,常常忌讳带病人到医院诊治。更有甚者抱侥幸心理,希望病人能不治自愈。

  迷信心理

  当患者出现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时,家庭成员由于缺乏精神卫生常识,而错误地认为是撞鬼或中邪,大搞迷信活动,既延误了病情,又耗费了财力和物力。当病人治疗效果欠佳时,迷信江湖游医的“包冶”谎言,服偏方,秘方,使病情迁延难愈。

  求治心理

  病人症状加重后,家属已不可能顾及面子,开始懊悔自己的无知延误了治疗,于是迫切请求治疗,以减轻内心的自我责备。但过份的懊悔以及对治疗过于性急,无助于病人的康复。

  厌倦心理

  精神病人若不作系统,持久的治疗,就可转为慢性,有的患者还会反复发作。在这种情配下,有的家属开始对病人产生厌倦心理;不再送病人住院治疗,不督促他们长期;按时按量服药。

  迁就心理

  精神病人康复期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康复锻炼,康复治疗包括音乐,体育治疗,工疗等,以避免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促进其早日康复。有的家属则认为患者有病,需要休养,而不让他们做事和工作,劳动,甚至连生活都给予照顾,百般迁就患者。

  家属的这些心态和行为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是极为不利的。如果家庭能给病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关心,就有利于病情的缓解,减少复发,并降低对家庭、他人和社会的潜在危害,提高精神病人的生活质量。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名称: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零风险通关班
辅导班特色:  <p> 系统精讲课程+习题点睛课程+考点串讲课程+考点强化班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7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br /> 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p> <p> <span style="color: rgb(229, 51, 51);">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退还学费。</span></p>
价格:  100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精品协议班
辅导班特色:  <p> 系统精讲课程+习题点睛课程+考点串讲课程+考点强化班课程,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5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br /> 班主任小班管理+学前综合测评+定制学习计划+学习进度提醒+每日考点学习资料推送。</p> <p> <span style="color: rgb(229, 51, 51);">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第二年免费重学。</span></p>
价格:  85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系统精讲班
辅导班特色: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3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
价格:  500
购买:   购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网站声明|销售网点
服务热线:400-111-8166 (服务时间:8:00-21:30)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弘善家园415号底商二层 
Copyright 2008-2018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