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资料止血凝血障碍检查的临床意义是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人卫智网考试搜集整理如下:
1.出血时间(BT)延长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血小板明显减少: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3)严重缺乏血浆有关因子:血管性血友病。
(4)血管异常: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5)药物影响:服用阿司匹林等。
2.血小板计数(1)血小板减少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②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物过敏、DIC等。
③血小板分布异常:脾大。(2)血小板增多
①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骨髓增殖性疾病。②反应性:感染、缺铁性贫血等。
3.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1)减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骨髓增生性疾病、药物应用等。
(2)增高:静脉性血栓病、心肌梗死等。4.血小板黏附功能测定
(1)减低:血小板无力症、血管性血友病等。(2)增高:静脉性血栓病、心肌梗死、甲状腺功能亢进、高脂血症等。
5.凝血时间(CT)延长见于以下清况(1)凝血因子Ⅷ、Ⅸ、Ⅺ缺乏:血友病。
(2)凝血因子Ⅱ、l缺乏:肝损害。(3)应用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物。
(4)纤溶亢进。(5)循环抗凝血素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
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见于以下情况(1)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血友病A、血友病B.
(2)多种凝血因子缺乏: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等。(3)循环抗凝血素增加:系统性红斑狼疮。
7.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见于以下情况(1)先天性凝血因:子l、Ⅱ、V、Ⅶ、X活性异常。
(2)获得性凝血因子异常:肝病、维生素K缺乏、DIC、应用双香豆素类药物等。8.凝血酶时间(TT)延长见于以下情况
(1)血循环中抗凝血酶Ⅲ活性增高。(2)肝素样物质增多:肝病、胰腺病等。
(3)FDP增多:DIC.(4)纤维蛋白原减少。
(5)异常球蛋白增多:多发性骨髓瘤。下一篇:狂犬病的实验室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