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的护理

2014年06月06日 09:49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市场竞争加剧与生活节奏加速,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所引起的心理应激反应增加,由此使得高血压、溃疡病、糖尿病等心身疾病逐年增加。针对心身疾病的防治,单纯依赖于药物治疗是片面的,难以完全奏效,必须结合积极有效的行为干预和心理护理,方能提高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抗病能力,防止不良心理的刺激,改善病情,增进效果。

  心理护理的对象是病人,主体则是医护人员和亲属,是通过他人对病人进行的心理支持和帮助,解决病人心身症结,提高病人的信心和勇气,克服心理障碍,更好战胜疾病。基于这一认识,在针对心身疾病开展心理护理时,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能够尊重和关心病人,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家庭关系,形成良好氛围;其次要求医护人员及其亲属有一定的心身医学知识和技巧,并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在这样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心理护理:

  1、沟通:一是言语性沟通。通过语言交流如谈心、说话来了解病人想些什么、愿意说些什么、要求什么、忌讳什么,从而采取相应措施开导病人和帮助解决问题。二是非言语性沟通,即用表情、眼神、姿势、动作等进行交流,这点对于医护人员更为重要,因为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都对病人造成较大的影响,运用得好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2、理解:心身疾病大多为慢性疾病,病情波动性大,病人顾虑多,特别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和亲属的理解。因此,心理护理不能仅停留于帮助解除不良心理,更重要是能够理解病人,给予心理上的支持。首先理解他所患的疾病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掉以轻心,需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次能够理解他的痛苦与烦恼、顾虑,用同情心去帮助他、支持他,使其改善心境,提高信心,促进心身健康。

  3、安抚:心身疾病的病人通常表现出心理应激水平较低,每遇心中有解不开的疙瘩时,单纯的说理方法难以奏效。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时,医护人员特别是亲属应了解其内心矛盾,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消除后顾之忧。总之,心理护理不同于心理咨询和治疗,是一种经常性行为方式,需要有耐心和技巧,具有针对性和知识性,争取取得良好效果。
初级护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名称:  2019年护师系统精讲班
辅导班特色: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2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
价格:  50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护师精品协议班
辅导班特色: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考试实际。包括系统精讲+考点串讲课程+考点微课,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2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span style="color: rgb(229, 51, 51);">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第二年免费重学。</span>
价格:  900
购买:   购买
名称:  2019年护师零风险通关班
辅导班特色: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考试实际。包括系统精讲+考点串讲课程+考点微课,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4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span style="color: rgb(229, 51, 51);">签约学习,不通过考试退还学费。</span>
价格:  1100
购买:   购买
关于我们|网站地图|联系我们|招贤纳士|网站声明|销售网点
服务热线:400-111-8166 (服务时间:8:00-21:30)
北京市朝阳区华威南路弘善家园415号底商二层 
Copyright 2008-2018   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   京ICP备:05067302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1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