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病人造成威胁的应激原是瞬间的天灾、人祸或其它恶性事件,这一强烈的应激原作用于人,会摧毁一个人的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各种应激反应,有重度焦虑、恐惧、紧张不安,也会产生绝望、悲哀等情绪。急性病人最主要的应激反应是恐惧,护理人员应根据急性病人的心理特点,结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病情等具体情况,给予及时的心理支持,将急性病人的强烈应激反应减少到最低程度。对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需强调几点:
1.护理人员态度要和蔼可亲急性病人或家属大多求医心切,却措手不及,一旦进入医院,觉得有了救星,此时护理人员如态度不好会加重病人的应激反应。所以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亲切、耐心地安慰病人及家属,使其处于极度应激状态的心理平静下来,以便较好地配合抢救。
2.加强病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慰工作,同时又要快速而又有条不紊地做好抢救工作。以娴熟的技术和严谨的作风争取时间使病人转危为安,这对病人和家属是一无形的心理支持,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良好的技术和态度是病人获得安全感的基础。另外对急性病人,不管预后如何,都要给予肯定性的鼓励,避免来自医务人员或家属的消极暗示,使病人精神放松。
上一篇:心理治疗的过程
下一篇:手术病人的心理及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