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是指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社会不良的性质。人格的异常妨碍了他们情感和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给人与众不同的奇怪感觉,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现尤其突出。给他人、社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即所谓害人害己。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一般持续终身,部分在成年后有所缓解。
正常人格和人格障碍的区别有时很难划分,主要以社会标准和所处的文化背景为依据。正常的人格变异是指人格中某些品质的过多或过少,是在正常人格范围内的变异;而人格障碍的异常则达到害人害己的程度。人格障碍可能是精神疾病发生的素质因素之一。临床上可见某种类型的人格障碍与某种类型的精神疾病关系密切,如分裂样人格障碍容易发展成精神分裂症;表演性人格障碍往往与癔病的发生有关。
人格障碍的病因一、遗传因素
人格障碍患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双亲中脑电图异常率较多。有关寄养子的研究报告指出,从小寄养于正常家庭的人格障碍患者的子女,与对照组比较,仍有较高的人格障碍发生率,提示遗传因素的作用。二、环境因素
童年生活的经历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父母吸毒、酗酒、偷窃等不良行为对儿童起到“示范”作用。从小没有父爱的的孩子,成年后往往表现性格胆小,畏缩;而缺乏母爱则可能成为反社会性人格的重要原因。教养方式不当,也是人格发育不良的重要因素,如父母养育态度的不一致,使孩子无所适从;家长或老师对儿童期望值过高,孩子始终达不到要求,长期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都不利于正常人格的形成。结交品行有问题的朋友,受大量淫秽、暴力等内容的影视作品影响,加之青少年行为自制能力差,容易模仿和形成不良行为。
人格障碍的分类1.偏执性人格障碍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表现为敏感多疑,心胸狭隘,自尊心过强,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自己。遇到挫折或失败时往往推诿责任,怪罪于他人。经常与他人争辩、对抗,人际关系差。2.分裂样人格障碍
以观念、行为和外貌服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表现为性格严重内向,孤僻,对人冷漠,缺乏情感体验,行为怪异,爱幻想或有奇异信念等。3.反社会人格障碍
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冷酷无情为特点。他们往往缺乏正常的人间友爱,缺乏骨肉亲情,没有焦虑和罪恶感,常有冲动行为,行为放荡,无法无天。4.冲动性人格障碍
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表现为情绪不稳,易激惹,易与人发生争执和冲动,情感爆发时可有暴力攻击行为,活动缺乏计划性,做事虎头蛇尾。5.表演性人格障碍
以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受暗示性和依赖性强,感情用事和喜欢用夸张言行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表现为表情丰富,矫揉造作,爱表现自己,经受不起批评,任性,自我为中心,富于幻想等。6.强迫性人格障碍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追求完美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点。表现为对任何事都要求过高,常拘泥于细节,犹豫不决,反复检查,有洁癖,主观,固执等。其他类型的心理障碍在此不做重点讨论。
上一篇:病人常见的情绪反应
下一篇: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