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肠憩室炎
憩室颈部可由于肠壁环肌收缩而受压,使憩室内粪便和分泌物排空不畅而引起憩室炎。憩室壁很薄,仅有粘膜及粘膜下层。炎症发生后很容易穿透室壁,因此有人认为从病理观点严格而言,几乎不存在单纯憩室炎。临床所谓憩室炎,实际上已是憩室周围炎,炎症已延及结肠旁的脂肪或系膜,并可形成脓肿。憩室炎可自单个憩室开始,炎症范围扩大后可影响邻近憩室的排空而使更多的憩室发炎。可分为急性憩室炎和慢性憩室炎。
(2)慢性憩室炎:特征是肠壁水肿、增厚、纤维化,并可与周围组织粘连,故常可引起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或顽固性便秘。也可有左下腹胀满、疼痛感,在盆腔内或左髂窝部可触及炎性肿块。
2﹒肠出血可表现为周期性小量出血,或急性大出血,前者来自憩室底部的炎性肉芽组织出血,后者多由于炎性侵蚀或穿破憩室壁较大的血管所致。
3﹒结肠梗阻
是慢性憩室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5%。
约6%的憩室炎可并发结肠癌,主要表现为肠道出血和肠梗阻。
急性憩室炎还可引起穿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或局限性脓肿,腹腔脓肿或炎性肿块还可造成内瘘或外瘘。有时内瘘与膀胱、输尿管相通而引起排尿困难、气尿及泌尿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