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①产生增多(如溶血、无效造血、输血、血肿吸收);②肝细胞摄入减少(如利福平、Glibert综合征);③结合率降低(如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2)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①Dubin‐Johnson综合征;②Rotor综合征;③良性复发性肝内淤胆(BRIC)。
2﹒肝脏疾病
(1)肝细胞异常:①急性或亚急性肝损伤(如病毒、药物、缺血、妊娠相关等);②慢性肝病(如病毒、酒精、自身免疫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遗传代谢异常等)。
(2)胆汁淤积性肝病:①浸润性疾病(如肉芽肿性疾病、淀粉样变、肿瘤);②胆管损伤(如PBC、TMP‐SMZ等);③其他情况(如肠外营养、细菌感染、副肿瘤综合征、术后淤胆)。
3﹒胆道梗阻
(1)胆总管结石。
(2)炎症: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术后狭窄、胰腺炎。
(3)肿瘤:胆管癌、胰腺癌、壶腹癌。
(4)血管:门脉高压胆管病、肝动脉瘤等。
上一篇:黄疸的病史采集要点
下一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