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象:①红血病期:血红蛋白<70g/L,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少数病例呈大细胞型,胞浆轻度嗜多色性,可见幼红细胞,以原始及早幼红细胞为主,白细胞数减少或增高,血小板减少。②红白血病期:贫血程度轻重不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可见嗜碱点彩、靶形红细胞;可见数量不等的中晚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减低、正常或增<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高,可见幼粒细胞或异常单核细胞,血小板计数减低。
(2)骨髓象:①红血病期: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粒红比例1:1或倒置。幼红细胞增生>50%~90%,多为原始与早幼红细胞,幼红细胞常见核分叶,多核,核碎裂,呈类巨幼样变。②红白血病期: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粒两系均增生,幼红细胞>50%,呈类巨幼样变,核畸形,幼红细胞大小不等,核浆发育不平衡,内有空泡。非红系原始细胞>30%.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增多,易见Auer小体。
(3)细胞组织化学:红血病和红白血病时幼红细胞的糖原染色多呈强阳性反应,但少数可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