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助理 > 考试资料

急性风湿热的发病原因

2013年02月03日 10:59

  已有多项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 组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免疫学研究亦证实,急性风湿热发作前均存在先期的链球菌感染史;前瞻性长期随访研究发现风湿热复发仅出现于链球菌再次感染后;及时的抗菌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可预防风湿热的初发及复发;此外,感染途径亦是至关重要的,链球菌咽部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需条件。

  尽管如此,A 组链球菌引起风湿热发病的机制至今尚未明了。风湿热并非由链球菌的直接感染所引起。因为风湿热的发病并不在链球菌感染的当时,而是在感染后2~3周起病。在风湿热患者的血培养与心脏组织中从未找到A 组链球菌。而在罹患链球菌性咽炎后,亦仅1%~3%的患者发生风湿热。

  近年来,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链球菌细胞结构,发现A 组链球菌细胞可以分以下几部分:

  1﹒荚膜

  是链球菌的最外层透明质酸酶,其结构与人体透明质酸酶类似,完整而黏滑的荚膜可抗细胞的吞噬作用,无抗原性。

  2﹒细胞壁

  从外向内可分为三层:

  (1)蛋白质抗原:为特异性抗原含M、T、R、S,抗原成分,其中以M 蛋白最为重要,既能阻碍吞噬作用,又是细菌分型的基础,与人体心肌与原肌球蛋白有交叉抗原性。

  (2)多糖成分:含有M‐乙酰氨基葡萄糖,与人体心脏瓣膜糖蛋白有交叉抗原性。

  (3)黏多肽:由丙氨酸等组成,有抗原性,与结缔组织结节性损害有关。

  3﹒细胞膜

  为脂蛋白形成,与人心肌有交叉抗原性。此外,在链球菌细胞壁的多糖成分内,亦有一种特异抗原,称为“C 物质”。人体经链球菌感染后,有些人可产生相应抗体,不仅作用于链球菌本身,还可作用于心瓣膜,从而引起瓣膜病变。心瓣膜的黏多糖成分随年龄而变异,因而可解释青少年与成年人中的心瓣膜病变的不同发生率。免疫学研究提示,急性风湿热的免疫调节存在缺陷,其特征为B 细胞数和辅助性T 细胞的增高,而抑制性T 细胞数相对下降,导致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增强。慢性风湿性心脏病虽无风湿活动,但持续存在B 细胞数增高,提示免疫炎症过程仍在进行。链球菌感染后是否发生风湿热还与人体的反应性有关,这种反应性的高低,一方面与对链球菌抗原产生的抗体的量呈平行关系,抗体量多时发生变态反应的机会大;另一方面与神经系统功能状态的变化有关。

乡镇助理医师考试辅导
名称 辅导班特色 价格 购买
2015年乡镇助理医师精品协议班

含笔试精讲课程、应试技巧课程两大班次,采用班主任管理模式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不间断考试资料推送,配送同步练习、专家答疑,附赠4套金牌模拟试卷,助您顺利过关

签约学习,无分数限制,考试不过免费重学

700 购买